7月1日正式实施的《杭州老字号传承与发展条例》,是全国省会城市中第一部关于规范老字号认定、促进其传承和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文图/本刊记者 王春 本刊通讯员 吕佳慧

绍兴城千年奔流不息的浙东运河,富阳醇香四溢的场口土烧酒,龙泉绝世宝剑、传世青瓷,湖州璀璨的吴越文化……千百年来,之江大地以其独特多元的地理资源和历史悠久的人文环境,孕育出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绍兴越城公安构建生态义警体系守护运河生态,杭州富阳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推动非遗土烧酒行业健康发展,丽水龙泉法院为青瓷、宝剑产业提供特色司法服务,杭州人大创新立法为老字号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近年来,浙江高度重视法治护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各地纷纷涌现出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的特色保护做法,构建起全面、高效、常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作机制,不断提升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实效。

龙泉法院工作人员为青瓷企业提供司法服务。

以警护景守护运河生态文明

浙东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的南端起始段,全长200余公里。它连接了钱塘江、曹娥江、姚江三大流域,是浙江省绍兴市的大动脉。

浙东运河不仅是一条漕运通道,也是沿线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促进了商贸繁盛、人员往来,深深烙在浙东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肌理当中。

运河边的人们,与运河世代相伴,也使得众多古迹遗存、风物民情、诗篇传说,汇成了沉甸甸的运河记忆。绍兴黄酒的酒香,随浙东运河“漂”向远方;青瓷、绿茶和丝绸经由浙东运河、海上丝绸之路远播海外……这些,都在浙东运河的历史画卷上描绘出丰富色彩。

绍兴黄酒,风味独特,历史悠久,为中国黄酒的杰出代表。其特色风味得益于绍兴的地域环境如水源、原料、湿度、气温等客观因素,但决定性因素则是独特的酿制技艺。

蒸米、落缸、开耙、压榨、煎酒、封坛……每一坛黄酒,都贮存着酿酒老师傅的辛勤劳作和对完美工艺的执着追求。每一道工序,都是一次修行,每一个细节的把控,都是对工匠精神的朝圣,正是因为一代代非遗传承者的匠心守护,才让绍兴非遗世代相传。

绍兴还是一个地地道道、源远流长的戏曲之乡。拥有越剧、绍剧、新昌调腔、诸暨西路乱弹、绍兴目连戏五大剧种;平湖调、词调、莲花落、摊簧、宣卷五大曲种。这些全部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可谓“十全十美”。

百年前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社戏》,使绍兴水乡社戏这一独特的文化风情深深镶刻在世界文化史之中,镶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2008年,水乡社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年运河,奔流不息,滋养了绍兴这座水乡之城,奠定了绍兴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浙东运河这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绍兴公安全面落实生态警长责任制,进一步构建生态义警体系,全力护航运河生态文明。绍兴市公安局越城区分局积极探索警务合作新模式,将生态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宣传防范、打击犯罪等多方面要素融入其中,为浙东运河的生态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条环城河我已经守护了十几年,见证了它从排污乱象下的浑浊到逐渐清澈。”在浙东运河畔,62岁的河道警长傅旺特正在巡河。说话间,傅旺特已经拍下了水中垃圾漂浮物的照片,上报至街道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几十年如一日,傅旺特守护着浙东河道的生态,同河道周边的居民、商户混成了熟人。退休后,他又作为志愿者重返守护河道的工作。傅旺特是绍兴市越城区上百名生态警长的缩影。

为守护运河,越城公安推进生态义警体系建设,在原有“河长制”模式基础上迭代升级,建立并完善以生态警长+网格员+志愿者+公益组织为基础的多元巡查体系,促进政府部门与基层自治组织形成良性互动。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生态警长、网格员及志愿者力量1000余人,纵横古城的血脉中焕发出盎然生机。

此外,为维护运河渔业资源与水域生态环境,越城公安织密一张运河生态防护网,积极与水利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行政部门对接,全面整合生态类警情和林、水、路以及重点监管行业数据资源,通过视频监控、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的应用,深化水域技防、物联网和互联网感知体系,准确收集取证,精准抓捕打击,切实保障生态资源和绿色经济发展。近三年来,越城分局立案侦办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共计70余起,移送起诉109人,案件快办率达97.67%。

龙泉法院工作人员在龙泉市宝剑厂与铸剑匠人面对面交谈。

以法推动非遗文化传承规范化

漫步河坊街,徜徉运河边,总能邂逅许多杭州老字号。

作为我国的七大古都之一,杭州是京杭大运河南端城市和钱塘商路重镇。几经浮沉,商海淘沙。“江南药王”胡庆余堂、“一把扇子半把伞”的传统名扇品牌王星记、“裁剪江山成锦绣”的刀剪品牌张小泉……这些老字号成为一代又一代杭州人的集体记忆,不仅承载着一段鲜活的历史,也在不断地传承与创新着各种非遗文化。

王星记扇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瑰宝,制作过程注重制扇传统技艺的同时,还融入了创新工艺,巧妙地在扇面上绘制人物山水,镶嵌金银贴片,把扇子的实用与审美功能完美结合。2008年,制扇技艺(王星记扇)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名录,该制扇技艺继承了千年中国扇艺精髓,经过“选竹”“破边”“水煮”“刨梢”“烫花”“拷钉”等工艺,制作出的扇子造型典雅,美轮美奂,被誉为“扇中之王”。

王星记扇选用棕竹、毛竹、梅鹿竹等原材料,选竹过程不但要保持耐心,还需练就一双慧眼,长了虫眼的部分要坚决摒弃,只保留中通外直的优质之竹;破边是对耐心的极大考验,匠人们要做到心中有尺,手中有规,去粕留精;为了防蛀,要将竹片放入加有稻草的沸水中蒸煮,而后晾晒,才能留存下实料与干货;扇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刨梢是最费时间的,需要用磅刀、扇刀及锉刀来回打磨万余次;烫花是用火笔在扇面上烫出深浅不一的图案,每一步都要格外谨慎细致;拷钉是最后一道工序,张弛有度,疏密均匀,才能使扇子收折自如。

扇子虽小百相生,一扇一世界,开合间都在传达为人之道。如何更好地推动像王星记扇这样的杭州老字号传承发展,擦亮非遗文化的招牌?

杭州交出了一份立法“答卷”——4月30日,杭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杭州老字号传承与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全国省会城市中第一部关于规范老字号认定、促进其传承和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对杭州老字号的认定、传承、发展以及相关的管理活动,作出了具体规定,还对加强杭州老字号特色建筑、老店铺、老厂区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7月1日,条例正式施行,给杭州老字号企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立秋已过,美酒天成。场口土烧酒作为杭州市富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感绵密、醇香四溢、烈中回甘,是富阳人记忆中最地道的“老味道”。秋天,高粱收获季节,红高粱一片接着一片,在场口农村空旷的地上,到处可见新收下来的高粱。中秋节开始,可以酿酒了,直到农历腊月。经过采葵草、做酒曲、收高粱、晒高粱、蒸高粱、发酵、蒸馏,土烧酒才完成。

徐木勤是场口百丈畈村的酿酒师傅,也是富阳非遗项目土烧酒酿制技艺的传承人之一。场口的制酒原料有很多,但徐木勤更钟爱本地的糯高粱,因其淀粉含量非常高,出酒率可达百分之五十,酿出来的高粱烧入口也更软绵、香气更足。

“酿制高粱烧是很有讲究的。”徐木勤介绍,制作场口土烧酒时,首先要把蒸熟的高粱自然冷却3小时,待自然发热升到15度时拌入酒曲,并堆成20厘米高的长方形堆,经过48小时发酵后放入瓦缸密封,大概两个月后就可以开始蒸馏、出酒了。

场口土烧酒制作工艺精湛,口味清香幽郁,虽有点烈,但又有一丝甘味,因物美价廉,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随着非遗土烧酒越来越受市场青睐,销售环节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富阳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在履职中发现,辖区内部分打着“场口土烧酒”名号的食品经营者,在销售散装白酒时并未按照食品安全法及相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质期等相关信息,甚至连现场放置的分装容器都是其他品牌的矿泉水瓶。

这不仅存在食品安全质量的隐患,更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针对上述情况,富阳区人民检察院与富阳区市场监管局专门召开圆桌会,就依法处理案涉情形、履行监管职责、开展专项行动等方面进行磋商,并通过“营商环境监察e站”小程序畅通检企联系“绿色通道”,推动土烧酒行业规范管理、健康发展。

如今,底蕴悠久的场口土烧酒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象征,更是富阳探索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缩影,富阳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坚强后盾,将继续为非遗传承守住“老味道”、迎接新未来。

南浔法院工作人员走访善琏湖笔厂开展法律风险防范指导。

为非遗产业发展提供司法担当

据《湖州府志》记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州人,其地名善琏村。”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是湖笔的发源地。湖笔是我国传统书画工艺品,工艺精湛,是“文房四宝”之一,被誉为“笔中之冠”,历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称,承载着两千多年的匠心工艺,也是善琏镇的特色非遗文化产业之一。

湖笔的选料讲究,主要选用优质山羊毛、山兔毛、黄鼠狼尾等原料,按传统工艺经过120道工序精制而成,具有尖、齐、圆、健的独特风格,粗的有碗口般大,细的如绣花针。品种繁多,分羊毫、兼毫、兔毫、狼毫、套笔类共四百多个,是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重要象征,更是湖州文化的骄傲与投影。

湖笔制作以“精、纯、美”为准则,需历经水盆、结头、蒲墩、装套、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工序。“水盆”可谓是湖笔制作过程中最为复杂的一道工序,为保持动物毛的形态,水盆里的水只能用冷的,匠人们的手泡在水里,破皮溃烂是家常便饭。唯有秉持毅力,坚守初心,才能制作出“尖、齐、圆、健”四德齐备的正直之笔。

2006年,湖笔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人们走进湖州善琏湖笔文化馆,一支支湖笔的前世今生便在眼前徐徐展开。

为给湖笔非遗文化传承提供法治支点,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法院在善琏镇设立了“湖颖传承”善琏湖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设共享法庭。

走进该特色共享法庭,书画气息浓厚,一个大写的“琏”字正挂于入口,引人注目。法庭内设有普法阵地、民商事纠纷调解室等区域,能够为小镇居民、非遗传承人提供一体化法律服务。共享法庭从凝聚共识、加强审判、延伸职能、重视保障四方面细化,一体推进湖笔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法保护、长效保护、协作保护、宣传保护等司法保障。

近年来,为一体化保护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和承载美丽乡愁的人文环境,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把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忠诚担当、履职尽责的重要方面,深化拓展环境资源审判职能,着力打造“人文江南·司法守护”工作品牌,构建全面覆盖、各有侧重“一点一地一庭”司法保护网,切实筑牢文化遗产保护法治屏障。

同样注重非遗文化产业传承与发展的还有丽水龙泉市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龙泉法院)。

龙泉因剑得名,龙泉宝剑被称为“天下第一剑”,始制于春秋战国时期,铸剑大师欧冶子铸出了第一把铁剑“龙渊”,开创了中国冷兵器之先河。2006年,龙泉宝剑传统锻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锻以火、淬以水、砥以金、饰以木……一把好剑,需要历经极为艰难的打造,这是一块铁的重生,也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古有龙渊太阿,至今擅名天下”的赞誉名副其实。龙泉宝剑的源起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春秋时期,铜铁兵器盛行为“天时”,龙泉当地盛产铁英砂、松木等原料及燃料为“地利”,而铸剑师对技艺的极致追求则是它名扬四海的关键因素。作为铸剑圣地,龙泉历来剑风炽盛,一直到今天,家中悬挂宝剑,结婚、乔迁送剑的风俗依然流行。

龙泉凭瓷生辉,龙泉青瓷被誉为“瓷海明珠”,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在层层叠叠的青釉色泽和瓷片纹理之间,向世人展示着其“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中式美学态度。

龙泉青瓷源起晋代,宋元之际进入鼎盛时期,制瓷技术登峰造极,曾以主角身份参与开拓“海上丝绸之路”。2006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全球陶瓷类首个入选的“人类非遗”。

龙泉法院秉持对非遗文化的保护理念,立足地方产业特色,出台《关于为龙泉青瓷宝剑产业发展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设立剑瓷纠纷调解中心,邀请剑瓷行业协会相关人员担任调解员,通过规范有效的非诉解纷渠道解决涉青瓷宝剑产业矛盾纠纷。

针对涉剑瓷民商事案件,龙泉法院建立快立快审绿色通道,由专门的审判合议庭负责,实现专业化、集约化审理,设立快执组,快速反应、快执快结、精细办理涉剑瓷案件。

宝剑的坚韧锋利,青瓷的温润如玉,正如司法的刚与柔,守护公平正义的力度与温度,于千年非遗里绽放灼灼风华。龙泉法院以全方位的司法服务守护千年非遗,为剑瓷之都匠心筑梦。

文章来源:《法制与新闻》杂志2024年10月上期

举报/反馈
更新日期: 2024年10月22日
文章链接: https://fzjwsw.com/post/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