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五粮液质量检测中心办公楼,五粮液质量管理部副部长邓依指着一间间摆满各种仪器的实验室为记者介绍。

在这里,每天会有来自白酒产业链上的众多样本送入实验室进行各类检测,土壤、拖鞋、工具等都是检测对象。邓依告诉记者,五粮液质检中心检测项目涵盖了“从原料到餐桌”的全过程——粮食选种育种、生长环境(土壤、水质、空气等)监控、酿造用水监控、原辅料入库验收、生产过程质量监督、包装材料质量监控、生产工用具质量控制、酒体接触材料质量控制、包装运输质量监督、酒体真实性鉴定等。“质检中心每年检测任务约10万个批次,检测能力覆盖白酒全产业链,包括了300多项质量参数。”

庞大的数据背后,是五粮液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邓依告诉记者,十多年前她刚进入五粮液工作时,印象最深的就是五粮液的质量价值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的承诺,质量是效益的源泉,质量是员工的饭碗。守住企业生命线,从种子、原粮优选,到制曲、酿酒、勾调、运输、包装等每一个环节,五粮液无不以极其严苛、不容任何瑕疵的标准,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品质。

企业标准引领行业前沿

高标准带来高质量、创造新价值

送样,检测,出结果,但以何标准判定呢?

曾经,五粮液在筹备一场国际活动时,计划推出一款包含三种不同颜色陶瓷瓶小酒的盒装伴手礼。供应商按照要求提供了样品,但五粮液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红色酒瓶的铅含量略微超出了企业的规定。面对这一情况,供应商迅速联系了上海的权威检测机构进行复检,检测结果却显示为合格。供应商不理解,为何在国家权威机构检测合格的样品,到了五粮液却不能通过?

原来,五粮液为了食品安全,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的包装材料系列标准。

在烧制陶瓷瓶时,铅需要在1200摄氏度才能挥发充分,但红瓶经此高温,颜色会变暗而不够明亮。因此,供应商降低了红瓶烧制温度,未能充分挥发铅,导致红瓶不合格。找到问题症结,五粮液携手供应商共同提升技术,解决质量问题。

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五粮液实施“五高三全”质量战略,充分发挥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先导作用,致力于构建全覆盖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不断加强行业领先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以企业标准领先行业标准。在现行的GB/T10781.1-2021《白酒质量要求 第1部分:浓香型白酒》中,关于浓香型白酒产品检测为8项,五粮液企业标准却要求检测34项,比国家标准多出26项。

这样的“标准更多,要求更严”,源自五粮液从高质量发展实践中不断提炼总结,集成创新。在五粮液设立有专门的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会根据公司生产、质量、原辅材料、工艺设备、技术研发等领域标准化工作实施意见及年度计划和规划,负责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等工作。

凭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五粮液建立了企业技术标准50余项,并先后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6项、地方标准3项。去年,五粮液还在企业标准中增加了酿酒专用粮“支链淀粉”等特有指标,确保原料在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更符合酿酒使用需求。同时,制定了《曲麦》《酒包装连接件》《成品酒外观质量要求》等企业技术标准,填补酿酒生产过程中的“标准空白”,确保酿酒全过程“有标可依”。

系统全面的标准化体系,为五粮液构建“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全产业链一体化质量管理模式打下基础。在这一模式下,五粮液整合各业务板块为一个协调运作的整体,构建任务责任矩阵,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管控,使资源配置最优、管理效果最佳。在各环节高标准协调运作下,带来新的价值增长点。

更新日期: 2024年10月22日
文章链接: https://fzjwsw.com/post/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