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们对燕赵的了解,就始于“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慷慨悲歌,就是燕赵地域的文化特征。《隋书·地理志》云:"悲歌慷慨","俗重气侠","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燕"。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有句名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亦曾赞叹:"幽燕之地,自古号多豪杰,名于图史者往往皆是。"
这块土地上确实豪杰辈出,性情耿烈。
从吟诵别离的诗句中就可以看出来。南方的别离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在这块土地上,别离也是洒脱慷慨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写这首诗的高适,正是沧州人。
和东北人不同,燕赵壮士未必身材高大,却有一腔忠肝义胆,好气任侠。正如李白描写燕赵勇士的诗《侠客行》中描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重侠义,轻生死,正是燕赵文化的突出特点。
燕赵的女子也刚烈重义。战国初,赵襄子宴请代王,暗中令人用铜斗杀死了他,兴兵吞并了代国,赵襄子的姐姐是代王夫人,听到消息以后泣而呼天,说:“为了弟弟而轻慢丈夫,不仁;为了丈夫而怨恨弟弟,不义。”于是磨笄自刺而死。
燕赵地区的人擅长骑射,惯见刀兵,女子也比其他地方英武。北魏时广平(今河北鸡泽)大族李波的小妹擅长骑射,能够“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人们为她而作的《李波小妹歌》中说道:“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北宋时常山郡(今河北定县)北七里唐河店村的一名无名老妇,能够赤手空拳智杀契丹的骑兵。北宋文学家王禹偁在所作的《唐河店妪传》中说道:“一妪尚尔,其人人可知也。”女子老妪尚且如此,其他人更是可想而知。
这些勇猛豪侠,共同谱写了一曲气贯长虹的燕赵之歌。
燕赵文化的成因
燕赵地区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文化,还要追溯历史,从地理及社会环境中寻找成因。
中国学者曹世潮多年潜心研究国家民族性格之形成,他认为,世界各族群乃至国家在形成的过程中,无一不在天气、地理和自然环境强烈的影响下形成不同的特性,随着历史、生产力的演进,宗教、制度及文化又留下了强烈的烙印。
在历史上更是如此。
赵国的强盛始于赵武灵王,他锐意求变,“胡服骑射”,并将传统的步兵为主体的军队结构,改为骑兵和弓弩兵为主体的军队构成,完全改变了战争方式,赵国因此一跃成为军事强国。
但赵国并没有因此而过得舒服些。
春秋战国时,赵国是所谓的“四战之地”:
西有虎狼之秦,东有富强之齐,南有凶悍之魏,北有林胡、匈奴、东胡、楼烦诸多游牧民族,还有一个不时趁火打劫的小兄弟燕国。
赵国人的尚武和凶悍,是连年不绝的战争培养出来的。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前两位是秦国的,后两位是赵国的。赵国名将无敌,而赵人关键时刻也近乎全民皆兵,强敌环绕,赵人为了生存,只能培养出团结、耐苦、善战的性格,才能在乱世生存。
燕国则偏处东北一隅,苦寒之地,人口稀少,土地贫瘠,加上北临东胡等游牧民族,南又与强国齐赵相邻,过得非常辛苦。
燕国和赵国早在战国时就开始修筑长城了,在当年,燕国与赵国北境的烽火台,总是狼烟滚滚。
在战国末期,为了抵御强秦,燕国太子丹找来刺客荆轲刺秦王。
在易水边,有了那场著名的送别: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今人怀念春秋战国,是怀念一种精神,一种血性,一种能为人所不敢为的侠气,一种慷慨悲歌、意气赴死的抉择。
而这又何尝不是燕赵之地的人民深入到骨子里的精神。
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燕赵英豪,每逢国家、民族有难,总能慷慨赴国难,名垂青史。
河北人能打的精神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所以不要轻易招惹他们,因为一旦认真起来,你永远也别想打过一个河北的硬汉。